6月1日上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2021年度第一期曲藝研培班在南陽文化藝術學校開班。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協副主席、著名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我校特聘教授種玉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祝欣,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曲藝團團長袁滿,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鄭文明,南陽文化藝術學校校長嚴紅偉,南陽文化藝術學校紀委書記萬小磊,南陽文化藝術學校副校長彭葉,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非遺科科長王玉金等出席開班儀式。
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委委員、博物館館長王曉杰主持開班儀式
首先全體起立,奏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鄭文明在致辭中講到,南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眾多,全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高度重視,市文旅局克服困難,開拓創新,探索出了一系列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措施和方法,有力地推進了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近期公示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我市入選2項,分別是:南陽烙畫、農歷二十四節氣。感謝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對南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不留余力的支持和幫助,讓參訓學員真正得到實惠,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的成長。
嚴紅偉校長在致辭中介紹到,本期曲藝傳承人群研培班是在省廳非遺處的直接指導下,在市文廣旅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嚴格按照“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的原則,培訓內容圍繞曲藝研培理論基礎、劇目實踐、觀摩交流、巡回展演等四大課程模塊,全面提升學員水平。為此,我們從北京、天津、蘇州、鄭州以及南陽等地聘請了一大批具有豐富藝術實踐和曲藝教學經驗、掌握曲藝藝術發展前沿的名師大家前來授課,如中國曲協副主席、著名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我校特聘教授種玉杰老師,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管理學院藝術教育研究員、我校特聘教授張海宇老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郝派西河大鼓傳承人、國家級演員郝秀潔,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曲藝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范軍老師等,確保每一位學員通過30天的研培活動,更加深入細致地學習曲藝的高深表演技巧,掌握先進的曲藝理論、理念,讓大家從理論到實踐在藝術上有一個質的提高,從而促進每一位學員表演水平的提升,促進曲藝的活態傳承,推動曲藝的傳承發展,留住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祝欣對曲藝研培班開班表示熱烈的祝賀。她指出,這次培訓目的是幫助非遺傳承人群及項目從業者增強傳承和實踐能力,旨在落實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擴大研培計劃對傳承人群的覆蓋面,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更好地發揮文化傳承和創新的能力,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脈。她對學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工作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肯定。同時,期望承辦學校能夠以此為契機,豐富學校學術和科研的基礎,完善曲藝學科體系的建設,持續推進非遺傳承與教育的跨領域融合,更加深入細致開展研培工作,為非遺傳承探索新的途徑,積累培訓基地建設經驗。她囑咐在座的學員們珍惜學習機會,遵守紀律,不懈努力,勤奮拼搏,為我省曲藝事業的傳承創新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期望各位學員不負使命,為新時代曲藝迸發出更強的生命力,為我們的出彩河南、我們的非遺增光添彩。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協副主席、著名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南陽文化藝術學校特聘教授種玉杰老師對研培班開班表示祝賀。他希望同學們抓住這次研培的機會,互相學習交流,同時,要感恩這個時代,我們的國家、全社會現在對傳統藝術、傳統文化是最重視的一個時期,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交流、演出中每一步都做好傳承,這是我們對于這個時代感謝最直接的體現,我愿和同學們共同努力,把我們這次研培班辦的有聲有色,取得豐碩的成果,把我們的非遺工作投入到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中去,以回報我們的黨和政府,回報我們的社會,回報我們的人民。
學員代黃海燕華在發言中由衷地感謝各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提供的這次學習機會,她表示,在此次學習中,一定按照加強基礎、開拓視野、增加修養的原則,尊重所有任課老師,遵守班級紀律,與全班學員和諧快樂地相處,通過30天現場學習和排練演出,堅定作為一名曲藝傳承人的文化自信,為河南曲藝事業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曲藝團團長袁滿老師宣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第一期曲藝培訓班開班”。
本次研培班20名學員分別來自河南10個市縣。此次培訓結合曲藝非遺傳承與保護法規、曲藝表演的技能和程式、傳統曲目排練、參觀采風、社區巡演等內容,采取全脫產集中學習與交流實踐的方式進行。
期間,祝欣處長、種玉杰老師、袁滿團長一行人走進我校曲藝班課堂進行調研指導,曲藝教研室主任王紅梅介紹了我校曲藝班專業建設情況,曲藝班同學們進行了課堂展示,專家老師們給與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指導意見。
撰稿:吳楠
攝影:白山
審核:嚴紅偉